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bob综合网页登录:菜鸟物流究竟是做什么的?是怎么运转的?

2022-06-29 08:55:43 | 来源:bob电竞体育下载 作者:bob综合体育手机

  中国的电商业务的繁荣是的确是欧美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不过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之高,同样也是欧美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物流成本占总GPD约15%左右,而欧美只占8%左右。占比约高,说明物流行业效率越低。而中国物流费用的市场总量为10万亿级别的(2016年物流行业总费用为11.1万亿),每下降1%,对应的收益都是千亿级别。

  虽然快递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集中度也很高,但其实还是比较传统和低效,尤其是占据快递行业80%份额以上的通达系,基本上仓储、分拣等,都是以人力为主,自动化程度非常低,更不用说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了。

  由于快递的需求绝大部分来自于电商(主要是阿里系),产品服务的单一性造成行业从业者很难获取超额利润,只能通过“降低成本—通过价格战获得市场份额—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循环,快递公司无意也无力通过优化效率和提高自动化程度来降低成本,一门心思通过持续扩大规模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是最直接的,也是其最拿手的。

  首先,顺丰只占了物流体系很小的体量,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顺丰占的量连1/10都不到。

  贵的原因之一是顺丰以航空件为主,顺丰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航空件。航空件比走陆路的成本贵很多,大家都可以理解。

  还有一个原因是顺丰的快递员的成本。与通达系的一线网点都是加盟模式不同,顺丰的快递人员网络都是直营的(这一点和京东很像)。可以理解为四通一达的快递员都是临时工(外包),而顺丰的快递员都是正式工(合同工)。一方面正式工的成本本身就比外包要贵(要给员工交五险一金),还有快递员送每个件的提成是不一样的。通达系的一个件一般提成1块钱,而顺丰和京东的一个件提成一块五到两块钱左右。

  对于高价值的商品,贵这么一点配送费没什么问题,对于低价值的小商品,配送费高好几块真的会要商家的命。

  如果要通达系按照顺丰、京东的服务标准去做,快递员一天送不了几单,自然挣不着钱,那真的要喝西北风去了。

  随着淘宝/天猫的发展,以及蚂蚁金服(支付宝)的发展,电商平台和支付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是一直漏了很重要的一环——物流。

  这个环节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是那么重要,但是随着消费升级,大家对时效性和物流体验越来越看重,物流体验成了淘宝/天猫最大的瓶颈。尤其是随着亚马逊和京东的机制物流体验的衬托下,这个软肋更加明显。

  当前中国的快递业务的80%左右是淘宝/天猫的电商购物,而这些量基本上都是由通达系来覆盖的。可以说,当时淘宝的成长给通达系带来了机会,通达系也不负众望的迎来了快速发展。

  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阿里自认为有种这个技术实力和担当,为整个行业搭建物流行业AI、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基础设施,去拉通达系一把,也拉整个行业一把,让整个行业的服务体验和时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也就说所谓的对整个物流行业“赋能”。

  简单概括一下,阿里成立菜鸟,既为了补自己的物流短板,也是为了给整个物流行业“赋能”,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

  当然,菜鸟这方面也确实做的不错,从号称物流行业“春运”的双十一来看,大家直观上感觉每年“爆仓”的现象越来越少,2017年更是基本上杜绝了这种现象。客观上也是如此,一亿包裹签收时间从2013年的9天,2014年的6天,2015年的4天,2016年的3.5天,到2017年的2.8天。

  就像有些互联网公司,明面上说的好听,实际上做的是竞价排名,吃不良医院的回扣,人血馒头吃的很香。

  菜鸟内部一直在强调“回归初心”,在衡量一件事情要不要做的时候,菜鸟会思考,这件事情该不该做?菜鸟不做,别人能不能做,能不能做好?如果别人不能做或者做不好,那就菜鸟来做。

  电子面单其实是统一了快递面单的单号的格式,让行业里有了统一的标准格式,便于管理和追踪,就类似于当年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一样。

  大家知道,用户下单后,商家需要发货,这时电商平台的商家需要把物流信息对接到自己的内部ERP系统中。

  这种情况下,商家需要和快递公司一一对接,如果你的商品分发给3家物流公司,那么你需要和三家快递公司一一对接,因为每一家物流公司的单号都不一样,给商家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对于快递公司而言,电子面单更便宜(节省成本)、打印更方便(节省时间)和方便黏贴不易脱落(使用方便),快递公司也是大喜过望。

  然后是配送:包裹到达分拨点进行分拨,经过物流车运输到下一个分拨点这样逐层分拨,最后到网点,由快递员送到最终用户手里。

  效率的高低(专业名词叫做“人效“)直接决定了这家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而直接影响人效高低的,不是看得见的工作人员,而是支持企业运营的后台系统。当前物流公司的后台系统多是由一些第三方小公司开发的,虽然能够支持业务流,但是效率不高,体验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菜鸟花了很大力气,开发了一套后台系统,如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配送系统,给这些合作伙伴提供后台支持,从而大幅提升其效率,降低其成本。

  物流行业是非常讲究规模效应的,为了让整个链路更有效率,解决行业的痛点,需要给行业建立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提高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京东和亚马逊一样,菜鸟也一些关键节点建仓或者整合一些闲置仓储资源,作为前置仓,租给商家和合作伙伴用。

  而且可以根据之前销量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将商品提前配送备货到距离最近的仓库,这样用户下单后配送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从而可以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甚至可以实现2小时送达。甚至,在新零售模式下,用户下单后,商家可以从距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发货,可以做到比仓库更近。

  其次,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快递员由于工作负荷大,收入低(每件提成少),风险高(经常面临罚款),全年无休的问题,面临严重的招工难,已经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而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包裹数量会进一步增多,按照当前趋势发展,预计2020年的快递员人才缺口将为200万左右。

  为此菜鸟搭建了最后一公里菜鸟驿站+自提柜的网络,既能够方便用户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取件,也能够大幅减小了快递员的工作强度和单件派送时间。

  不过,放驿站或者自提柜是必须要征求用户同意才可以的,如果用户不同意,快递员是必须送货上门的(和之前一样)。

  不过目前用户反馈比较多的是,很多快递员不经用户同意直接放在驿站或者自提柜里,这是不被允许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直接投诉快递员,注意,一定要投诉快递员,投诉驿站没用的。

  此外,菜鸟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做动态路由和车辆路径规划,智能备货提醒,智能箱型推荐等等,还利用最新的技术,比如仓内AGV机器人和无人配送物流车来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业务,只要菜鸟参与其中,一旦业务出了问题,挨骂的总是菜鸟,比如快递员没有送货上门,包裹出现破损等等,大家都会抱怨菜鸟做的不好。

  前段时间的内部会议上,有位领导说的很好:当初菜鸟选择做这样的事情,就已经做好了被曲解被误会的心理准备。禁得起多大诋毁,就能受得起多大赞美。

  你知道自己在做伟大的事情,即使现在不被人理解,只要你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世人会明白你。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去实现。

  如果有兴趣,可以发送简历到,邮件主题请以“菜鸟内推+学校名称+姓名+岗位名称”,如果有疑问的,可以加微信公众号“聊聊汽车那些事儿”后台回复“许良”获取我的微信,与我进行交流。

  2013年底,我随前公司领导到阿里跟菜鸟高层开会,会上大家侃侃而谈在菜鸟的物流园区建立公共分拨中心的事情。我泼了一瓢冷水:公共分拨中心的前提是需要面单的统一。有人给出了可以一家快递一家快递轮流操作或者分区域操作的解决方案,就开始讨论别的议题了。

  第一,2014年5月菜鸟联合多家主流快递公司推出了,公共电子面单平台,俗称菜鸟面单。对于推广使用菜鸟面单的快递网点给予几毛钱的优惠补贴。商家店铺直接接入菜鸟系统,由菜鸟分配单号。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商家在使用,具体的数据我没查到。

  第二,2016年1月19日,菜鸟宣布联合6大快递公司20万快递员,在全国快递排名前五城市开展收件众包服务。

  第一件事情,是统一批量快递包裹的单号,第二件事,是统一零散包裹的单号。这两件事情的意义何在?

  总部通过统一的快递面单,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节点记录与控制。同时也牢牢的控制着各加盟网点的生存权利。任何一家加盟网点离开总部的面单支持,所揽收的包裹就进不了整个体系的运转。所以总部可以对加盟网点进行管理,制定管理条例,并作出奖惩。

  菜鸟通过统一各家快递公司包裹的单号体系,就可以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了。将传统上由一家公司完成的揽收、集包、干线、分拣、派送流程,切分成几个环节,分别包给不同的公司来完成。

  换句话说,菜鸟变成了一家最大快递公司的总部,通过统一的快递面单系统控制着体系内所有环节的运作。

  让我们回顾下滴滴怎么干掉出租车公司的路径。先是推出打车软件,通过补贴,让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用滴滴获取客户。跟菜鸟让快递员用裹裹取件很像吧。出租车司机都装上滴滴后,乘客也习惯了用滴滴叫车,滴滴推出专车和快车业务,革掉出租车的命。于是很多出租车司机转行去开快车了。这样看来,现在的快递公司是否很像传统的出租车公司?那么未来的快递员,是否要为通过面单控制加盟体系的快递公司服务?

  我有一个快递需要从杭州寄到北京。打开手机里的APP“裹裹”,查找附近快递员,点了一名叫小美的快递员的单(现在会显示是哪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未来可能都是独立众包人),在裹裹里我把收发件信息输入。小美上门来取件,送到位于杭州某地的某个公共分拨中心,在这会打印出我的快递面单,并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完成集包过程。分拨中心的经营者是菜鸟的某个分包商。集包完成后,包裹会被装上一辆开往北京的直达班车,这辆车的主人也是众包人。车子到了北京的某分拨中心,包裹被卸下并分拣后,又被另一个类似小美的人拿去派送了。

  那么这里面快递公司干了什么事情?对不起,真没你什么事了。这里面涉及的五个环节,没有一个是现在的快递公司干的。

  快递公司未来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当然,现有的资产,例如车子、场地、团队可以拆散,插入菜鸟的系统使用。所谓众包,就是可插拔、热启动。

  还有一件事情要提一下。15年底,韵达终于第一个把快递系统搬到了菜鸟物流云上,那么其他人也快了吧。在13年菜鸟刚成立不久就跟这些快递公司商量,让其业务上云。但快递公司老板也不都是傻子,明白自己的核心数据不能捏在阿里手里。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主要业务来自阿里,也只能半推半就的从了。

  商业皆人性,生意唯成本。更多吐槽,关注微信公众号:老时老实说 laoshilaoshishuo

  菜鸟其实就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为什么马云要搞这个,马云也说过想退休啊,因为电商脱离了物流很容易被物流玩死,由于相关利益没谈妥,最近香港dhl直接把亚马逊的货全部停止转运,好了,亚马逊就麻烦大了。

  所以无论亚马逊或者京东都一直在布局自建物流,把客户在商城购买到商品送达客户手上整个过程都由自己全程控制,形成一个闭环。这样可以打通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数据,把商城自身和用户之间紧紧联系,环环相扣。这整个闭环链条形成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的值钱啊!

  而淘宝在物流上就被断开了,导致很多淘宝用户数据不精确,而且难以把控物流,无法让用户的黏性增强。无法自然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

  天网指的是淘宝上的用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以根据特定货物的流向,用户的喜好,事先把货物布局好离客户最近的仓储里,从而可以做到快速送货,即马云说的全国24小时必达。

  地网指的就是仓储物流供应链这一块,为什么三通一达加入菜鸟会显得那么暧昧,甚至有点不情愿。因为传统快递是通过层层中转最终到达用户手上,而菜鸟要做的是仓储配送,就是说菜鸟很可能会把快递长干线这一块利润砍掉,而给另一家专注做干线的来做,比如普洛斯,还有最近兴起的卡行天下。而三通一达最终就剩下纯配送这一块。而它们自身也有别的布局,我总不能真的全心全意只为你淘宝服务吧。

  人网指的就是淘宝商家,现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补贴下,淘宝开启2.0模式,向农村电商进军。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扩大自身的体量。

  菜鸟的整体思路比较符合马云的做事风格,不做实体做平台。说白了,就是马云同学想以做淘宝的模式来搞物流。

  【5分钟视频:读懂马云的菜鸟物流运营体系】这是阿里巴巴唯一的一套介绍菜鸟后台运营体系的视频,涉及:仓储、系统、配送、最后一公里、数据等内容...看看马云是怎么向老外介绍菜鸟的大格局的,见视频

bob综合网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