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bob综合网页登录:HM关闭中国首店快时尚巨头开始大洗牌?

2022-07-02 03:14:10 | 来源:bob电竞体育下载 作者:bob综合体育手机

  近日,位于上海淮海中路商业街的H&M店悄然撤店。作为中国内地市场的首店,这家H&M至今已营业15年之久。据悉,在最鼎盛时期,店铺单日营业额就能达到200万元,如今的结局难免让人唏嘘。

  其实自去年下半年起,H&M就开始在国内密集关店。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关停了60家门店,占到了总门店数的12%。而且,从其财报数据看,去年三、四季度中国区的业绩同比下滑了40%,跌出全球前十大市场之一的位置。

  不仅主品牌在国内大批量关店,公司旗下子品牌MONKI也先后关闭了中国香港和大陆地区的所有线下门店以及天猫旗舰店。

  当然,“关店潮”并不局限在国内,按照早前公司透露的计划,今年或还要再关闭200多家门店,以便更灵活的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细究此次H&M在中国市场败退的原因,除了因新疆棉事件遭受抵制外,产品质量和设计问题也都是重要“槽点”。

  仅2021年以来,H&M就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被行政处罚8次之多。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只能穿一季”成了H&M摘不掉的硬伤标签。

  此外,对于全球连锁的快时尚品牌来说,“本土化”一直都是阻碍品牌前进的绊脚石。H&M的产品大多都是按照欧美人的审美和身材来设计的,在中国市场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纵观整个快时尚行业,ZARA、GAP、优衣库等品牌其实目前都在经历“断臂求生”探索新发展的艰难阶段。

  过去一整年,“关店”、“业绩下滑”等关键词也一直围绕着ZARA。去年年初,ZARA的母公司Inditex还宣布关停了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所有线下门店,仅保留线年,GAP旗下主力快时尚品牌OldNavy同样因业绩萎靡,退出了中国市场;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益及经营利润也双双下降,截至今年2月,在大中华区已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随着我国消费者审美认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曾经风靡一时的那些快时尚品牌已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野蛮发展时代结束后,快时尚产业在中国开始进入新的分化期。

  今年5月份以来,优衣库在国内拓店的势头就相当迅猛,陆续在荆门、淮南、乐清、嵊州等二、三线家门店;ZARA、H&M等则开始往三、四线城市进军,力求寻找新的增量市场。

  比如,H&M上线了高端副牌COS,Inditex集团也推出了高端线Massimo Dutti等,将受众群体瞄准更具消费能力的人士;优衣库近日则与米兰奢侈品牌MARNIGAP推出联名款,GAP更是与Yeezy签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合同。

  但是,这些一直以来都以“性价比”为标签的快时尚品牌,能否真的像奢侈品牌一样获得消费者的身份和文化认同,我们暂且还要打上一个疑问号?

  最近,NO ONE ELSE、Nerdy、CHUU等韩国品牌在国内迅速蹿红,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其中CHUU的表现相当不俗,过去一年就在全国开出了80多家实体店,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店。

  另外,在“国潮风”和“新中式美学”的影响下,Lily、UR、MJstyle、热风、韩都衣舍等国产快时尚品牌逐渐成为Z时代心中的白月光,大家都开始自发为本土品牌带货。其中更有一批追求个性的消费者,转身投入小众设计师品牌的怀抱,拒绝“烂大街”的穿搭。

  只能说,时尚产业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任何一种固定风格会永远被消费者追捧。很多时候,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对于众多置身其中的玩家而言,面对强劲的对手,如果一味的选择掩耳盗铃,不正视市场变化,最终只能被湮灭在洪流之中。

bob综合网页登录